【1983年,一位最后的军统特务静静地潜伏在北京,他的身份几乎无人知晓】直到有一天,正当他在家中悠闲地欣赏电视节目时被捕。
七十年代末,风云变幻,改革开放带来了新的机遇,但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,历史的尘埃尚未落定,一些幽灵仍在游荡。
他们潜藏在平静之下,等待时机,李家琪,就是其中之一。
当时,世界局势紧张,冷战阴影挥之不去,情报战,就像一场看不见的战争,竞争激烈,后果严重。
一些敌特组织,妄图利用中国改革开放的时机,刺探情报,进行破坏活动。
国家安全,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李家琪的人生轨迹,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。
年轻时,他投身军统,做了特务,后来手上沾了不少血。解放后,他在青海坐牢,进行劳动改造。
1975年,他刑满释放,留在农场工作,改造并没有改变他的内心,他仍然执迷不悟,心怀鬼胎。
1979年,一个偶然的机会,李家琪与昔日的狱友陈道龙取得了联系。
陈道龙准备前往荷兰探亲,途经香港,李家琪想借陈道龙的关系,跟国民党特务机关搭上线,他编造了一个“妹妹李家宝”的假身份,作为联络的桥梁。
这个“李家宝”,实际上是国民党情报局驻香港特务机关的化名,李家琪很快到了广州,找到了国民党特务。
他接下来要执行一项新的秘密任务,拿到了行动经费、隐形墨水和密码本,他像一只嗅到血腥味的野兽,重新开始了他的特务生涯。
年底,李家琪去北京治腿伤,他深知,在新中国,他必须小心谨慎,才能不被发现,他购置房产,娶妻成家,伪装成一个普通市民。
他跟邻居关系很好,经常帮助别人,是个老实巴交的人,这一切,都是他精心设计的伪装,暗地里,李家琪频繁地与香港的“妹妹”通信。
这些家书暗藏玄机,其实是传递指令和情报的工具,他默默地布局,像蜘蛛一样,慢慢织起他的陷阱,李家琪对外谎称香港来的那人是他外甥,以此隐藏身份。
细心的邻居们发现,这个“外甥”从来不称呼李家琪为“舅舅”,而且每次来都带着厚礼,李家琪却从不招待他吃饭。
这些反常的举动,引起了邻居们的怀疑,李家琪的信息来源很普通,就看报纸、书之类的,他常在政府部门和招待所附近转悠,找机会偷听消息。
他把情报整理好,用密写工具传给了香港的情报机构。
1981年,李家琪认识了仇云妹,仇云妹的养母嫁给了李家琪,两人成为了继父女关系,农业银行的仇云妹负责文件收发,这给李家琪创造了便利。
李家琪深谙人性的弱点,他用金钱和“亲情”对仇云妹展开了攻势,他给仇云妹买各种礼物,嘘寒问暖,关怀备至。
仇云妹从小缺乏父爱,李家琪的出现,填补了她内心的空缺,她逐渐放松了警惕,对李家琪产生了依赖和信任。
在李家琪的诱导下,仇云妹开始将工作中的文件带回家给李家琪看,她天真地以为,李家琪只是关心国家大事,她浑然不觉,自己正一步步走向犯罪。
李家琪从仇云妹手里弄到了很多重要的文件,他将这些文件传递给香港的特务机关,并因此获得了“嘉奖”,被任命为“北平站站长”。
他沉浸在“升官发财”的喜悦中,却不知道,危险正在逼近,邻居们对李家琪的怀疑越来越深,他们将李家琪的种种异常举动报告给了公安机关。
公安机关展开了秘密调查,很快就确认了李家琪的特务身份。
1982年初,公安机关准备收网,然而,新的情况出现了,李家琪转达了两份中央文件,其中一份完全准确无误,这表明,李家琪的背后,还有其他人为他提供情报。
警方迅速展开调查,找到了仇云妹,仇云妹承认了犯下的罪行。
1983年2月,公安机关在李家琪家中将其抓获,同时,仇云妹也被捕,两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。
李家琪和仇云妹的遭遇,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,它揭露了敌特组织的险恶用心,以及他们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渗透的阴谋。
(信息来源:中国新闻网2009.10.29史海:26年前一起轰动北京的潜伏特务案)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